郭良文教授谈质化研究方法与民族志学
6月15号上午,台湾交通大学传播研究所郭良文教授莅临我院,并做题为“质化研究方法与民族志学”学术报告。他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博士,同时也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媒体、电视与戏剧系博士。郭良文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为传播科技与社会、网络传播、传播社会学、质化研究法。本场讲座由我院副研究员冯强老师主持。
郭良文教授首先讲述了自身的送报经验,结合自身案例逐步深入到“什么是民族志学”。郭教授认为,所谓“民族志学”,简单来说,是一种参与式的研究,它专注于文化共享团体的描述写实照,通常采用观察法、深入访谈法等方式进行,其目的是对一个群体做出详尽的描写诠释。在探讨“民族志学”时,为了更好地建立适当研究伦理,郭教授提出要特别注意某些相关田野的议题,如进入方式、身份、反身性思考等。
接下来,郭教授详细阐释了“民族志学”的多个方法特色。其中,他提出民族志学是“叙事、文艺与修辞的艺术”,具备个案特质的取向。研究者要学会如何获得受访者同意且巧妙发生“观点交融”,如何做好“匿名处理”。就这一层面而言,研究者本身也是一种“工具”,研究者自身素质高低、人际关系相处能力等因素,都成为决定研究好坏的关键。除此之外,“民族志学”还要求深描和文本再现,并具备诠释学传统、历史主义与实用主义、无特定理论等特色。
针对“民族志学”中所提及的“访谈法”,郭教授提出它可称谓一种“科学的艺术”。他认为,“访谈法”主要通过深度观察、个别或团体访问,包括非正式谈话、半结构式访谈、开放式访谈。作为研究者,我们要灵活掌握“访谈法”的技巧,比如学会采用“追踪(follow-up)式访谈”、“具有控制性的对话、有目的性的对话”等访谈技巧,以此更好地提升访谈效力。
在此,郭教授特别指出,所谓“访谈”并非漫无目的,而是有三大明确方向指标的。首先,研究者要找寻有证据力的内容、创造敏锐性、详细、理论丰富的描述。其次,要学会找出真知灼见的内容,以及敏感处。再者,找到各种相关资料和线索,回答研究问题。
基于郭教授多年的质化研究经验,他认为,选择质化研究主题要做好多重考虑,主题既要具备独特性与趣味性,又不能失去理论意义,且要做到“主题的选择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”。其次,郭教授强调,质化研究对象的选择同样要做好多重考虑,如受访对象要具备“多元异质性”,且能够辅助我们增加学习机会、掌握叙事内涵,才可谓好的“受访对象”。
随后,郭教授深入探讨了质性报告写作的“十一条原则”。研究者在写作质性报告的过程中,必须先了解谁是主要阅读对象,并说明选样理由,再去生动的去撰写、展现所发现内容,研究者要做好重要发现的详细描述,巧妙做到原音重现、结合图表呈现,灵活利用三角测量法,使得质性报告的写作更为科学。最后,也要考虑章节的弹性安排,做好报告的反省、反思,以及注意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。
郭教授也介绍了自己做的一个关于台湾送报生的研究。并举了不少访谈个案,包括台湾硕果仅存的90岁送报生、挺着大肚子追火车送报的孕妇、苦苦等飞机、在机场吃泡面当午餐的兰屿送报生等精彩的案例。这些个案都代表着送报生的某些类型。郭老师也提出,质化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不要求比例的代表性,而要求类型的代表性。
讲座最后,郭教授介绍了质化分析软件nudist vivo,通过nvivo可实现质化资料分析、档案与文献整理、访谈与调查资料整合分析等功能。同时,他还解释了质化资料分析与nvivo的关系,以及如何通过分析软体做好文字编码、图片编码、声音编码、网页编码等。郭教授表示,研究者可灵活借助nvivo软件操作,透过对报告的分析、归纳,最终建立研究树状结构图,并能够以精炼的概念阐述最重要的结论内容,以此达成质性报告的研究目的。
最后,郭教授总结道,质化研究具备“归纳性”、“独特性”、“浮现性”、“互动性”四大精神。质化研究者要从生活中出发、从资料中思索、从探索中发现,这就好比“一趟活生生、充满期待的生命之旅”,这场旅行充满着弹性与变数,研究者要带有开放式的问题意识参与研究架设。当最终“探索之旅”接近尾声之时,我们也逐渐解开了心中之疑惑,这也正是这一场“质化研究之旅”的趣味之所在。